AUTOBUY購物中心

專題報導

全站公告

關於 intel 盒裝處理器,autobuy 提升售後服務之更新事項

Autobuy 基於對消費權益之重視,以及關懷客群之初衷,特別發布此一公告,來說明我們對售出後商品可提供之售後協助。此外,更進一步地,我們將針對於本通路售出之 intel 處理器,將免除原有之代送修手續費,以及減收寄回之宅配費用

新品開箱

縱橫馳騁,勇攀高峰,Intel挑戰全新境界──i7-14700K處理器開箱實測

去年推出開發代號為 Raptor Lake 的上代處理器威能依舊在。而新的處理器則是延續代號推出加強版本 Raptor Lake Refresh,使用 Intel 7的 製程,工作時脈上更進一步提升,完整釋放效能極限。

PS5 Ready 之極致體驗——Kingston FURY Renegade SSD 專用散熱片版本開箱評測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專用散熱片版本,除了擁有卓越的傳輸速度與性能表現外,預置之鋁合金散熱器可令其完全符合 PS5™ Ready 之要素。當玩家們考量 PlayStation 5 之擴充需求時,FURY Renegade SSD 專用散熱片版本之出現,適時地提供了一絕佳之解決方案。

純白RGB記憶體之不二首選——Kingston FURY Beast 熾白限定版 DDR4 RGB 記憶體開箱實測

為歡慶 35 周年,金士頓特別推出了特仕紀念版產品——Kingston® FURY™ Beast 熾白限定版 DDR4 RGB 記憶體。其採用了十分雅致之純白散熱片,來滿足玩家追求純白配色之整體美學。此外,FURY™ Beast 熾白限定版模組頂端燈條具備了 10 顆高亮度 LED,搭配無覆蓋式導光條設計,讓 RGB 燈光呈現均勻流暢之視覺效果。

入門級 SSD 跨入 PCIe 4.0x4 之門檻——Kingston NV2 SSD 開箱實測

於 2022 年第四季,金士頓推出 NV2 系列,取代 NV1 系列而成為劍指入門 SSD 市場之新利器。金士頓 NV2 SSD 採用 Phison 及 SMI 新一代控制器核心,其傳輸介面由以往之 PCIe 3.0x4 升級至 PCIe 4.0x4。1TB 版本之連續傳輸速率由以往之 2100/1700 MB/s 躍進至 3500/2800 MB/s,如此之效能表現已可以與主流 PCIe 3.0x4 SSD 相抗衡。

沙場鏖戰,第13代 Core™ 處理器以輾壓之姿勝出——i5-13600K 處理器開箱實測

開發代號為 Raptor Lake 之第13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基於升級版之 Intel® 7 製程,其效能核心(P-core, Performance-core)採用全新設計,更進步之 Raptor Cove 微架構,擁有更高速之 Turbo 時脈,以及更大的 L2 快取,再佐以較前代更多的效率核心(E-core, Efficient-core)。Intel 之新一世代處理器以其深厚之實力,再度叱咤於市場之鏖戰中

新秀上場,Intel Arc A770/A750 開啟了顯示卡市場之三方戰局

於今 2022 年第四季,Intel Arc 系列旗艦 A770,以及 A750 終於面世,也正式宣告顯卡市場進入三足鼎立之時代。我們於第一時間取得了 Arc A770 Limited Edition 與 Arc A750 Limited Edition。除了實物開箱外,亦進行一系列之效能測試,藉以一窺顯卡市場新秀之堂奧

Zen4 處理器終於現身——Ryzen 5 7600X 處理器開箱實測

基於台積電 5nm 製程,支援 PCIe 5.0 與 DDR5 記憶體,原廠宣稱其擁有最高 29% 之 IPC 效能提升,以及內建 RDNA™ 2 顯示核心,Zen 4 於開發之際即受到各方之期待與注目。 於今上市在即,為了一探 Zen4 之實力與真容,耑此我們於第一時間取得了 Ryzen 5 7600X 之實際銷售版,進行開箱與一系列之測試,以饗眾玩家之消費視野

眾所期待之明日之星——DeskMeet B660 樹立了微型電腦之新典範

DeskMeet B660 立足於 DeskMini 之成功經驗,八公升之機體設計,大大提升了系統之擴充能力。DeskMeet 提供了獨立顯卡的擴充空間,以及 2.5/3.5 吋儲存媒體之安裝支援。此外,DeskMeet 不再採用外接式之變壓器,而使用標準尺寸之 ATX 電源,這對於整體的運作效能提供了強大的奧援。

擴充性與微型化之平衡設計——DeskMeet X300 化不可能為可能

DeskMeet 系列擁有獨立之顯卡之安裝空間,可使用標準尺寸 ATX 電源供應器,並可安裝四組桌上型記憶體。此外,DeskMeet 還提供 SATA 介面與 SATS HDD/SSD 安裝空間,其擴充能力可謂之大幅提升。

挑戰超頻之極限——Core™ i9-12900KS 成為桌上型處理器之新旗艦

新旗艦 Core™ i9-12900KS 與先前之王者 Core™ i9-12900K 擁有相同之核心組成及快取容量,但前者較後者具備更高之運作時脈。Core™ i9-12900KS 其 P-core 基礎時脈從原先的 3.2GHz 提升至 3.4GHz,全核睿頻時脈則由 5.0GHz 提升至 5.2GHz;更進一步地,Core™ i9-12900KS 之單核睿頻更提升至前所未見之 5.5GHz 之譜。

備感巧思,匠心獨具——XPG LEVANTE 240 水冷散熱器

XPG LEVANTE 系列是威剛電競品牌 XPG 針對水冷散熱方案的試金之作。基於 Asetek 第七代水冷頭/幫浦解決方案,針對不同之功耗市場定位,XPG LEVANTE 共推出了 240mm 及 360mm 兩種版本。

GeForce RTX™ 3080 12GB 現身戰場,以更佳之價格優勢取得更佳之顯示效能

GeForce RTX 3080 12GB 相較於 RTX 3080,並非僅有顯示記憶體增加 2GB 而已。其 CUDA 核心數量由原本之 8704 核心增加到 8960 個。同時 Tensor 核心亦由 272 增加至 280 個。光追核心數量也有所提升。此外,GeForce RTX 3080 12GB 所搭配使用之記憶體規格由原本的 320bit GDDR6X 升級至 384bit GDDR6X。

風雲變色,浪潮來襲——Core™ i7-12700 全面超越其對手

於年度盛事 CES 2022 開展之際,第12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也全員到齊。隨著第二波主力部隊 non-K 系列投入市場,也意味著 CPU 戰線也將擴展至全線。

外在洗鍊,內涵狂野——XPG SPECTRIX D50 超頻記憶體

XPG SPECTRIX D50 簡潔大方的設計,冷豔的銀白色外觀,加上相對優勢的規格參數,甫上市便獲得不少好評。

為遊戲而生——XPG INFAREX K10 電競鍵盤

XPG INFAREX K10 是 ADATA XPG 針對電競市場之需求,而推出電競專屬之機械式薄膜鍵盤。為遊戲而生之 INFAREX K10 採用 104 鍵全尺寸配置,本體具備各式因應電競需求之功能設計。華麗的 RGB 特效,讓使用者可針對不同情境需求自由切換。

榮耀歸於王座——第12代 Core™ 處理器重現 Conroe 傳奇

伴隨著製程技術之世代交替,基於全新 Intel® 7 製程之第12代 Core™ 處理器以雷霆萬鈞之勢問世,也迅速成為 3C 界與 DIY 界目光之聚焦點

龍神Mk.2參上——ASUS ROG RYUJIN II 360 水冷散熱器

我們特地取得了 ASUS 之水冷旗艦——ROG RYUJIN II(龍神2)360 水冷散熱器,搭配 12代旗艦 Core™ i9-12900K,進行一系列之功耗與溫度測試。

首度支援 Intel® Thread Director 技術——Windows 11 拓展視界創新紀元

睽違六年,微軟以極快之腳步推出了最新之作業系統。Windows 11 擁有全新之使用者介面、更加直覺之操作體驗,以及首度支援之 Intel® Thread Director 技術,能令基於混合架構技術之第12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擁有極致之性能表現。

高性價比之 Z690 智慧超頻平台——ASUS PRIME Z690-A/CSM 主機板

伴隨著第12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橫空出世,各主機板廠商也紛紛於第一時間推出基於 Intel® Z690 晶片組之各式新品。於其中,華碩電腦(ASUS)對於第12代 Core™ 提供了全戰線之系列產品,從初階的 PRIME 系列,到高階之 ROG MAXIMUM 家族一應俱全

端點與起始——Core™ i9-11900/i7-11700K 性能初探

隨著基於 Cypress Cove 新架構的第十一代 Core™ 處理器的問世,Skylake 微架構也將隨之謝幕。開發代號為 Tiger Lake 之第十一代 Core™ 處理器除了新的核心架構外,其內顯也首次整合了 Xe Graphics

微型主機之強效利器——ASUS DUAL-RTX3060TI-O8G-MINI

NVIDIA 的安培微架構(意即:RTX3000 系列)塑造了如同巨人高牆般之 GPU 運算效能,同時也在消費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全新的 NVIDIA RTX3000 系列,頓時成為炙手可熱之當紅炸子雞

十代之力量全面解禁——Core™ i7-10700F性能初探

K/F/KF 等等型號令人摸不清頭緒? 第十代 Core™ 處理器經典筆記,讓你一次看懂...

十代之力量降臨——Core™ i5-10400性能初探

第十代 Core™ 處理器在電源管理與功耗控制部分,有了更健全與更精細之控制能力...

微型化與擴充性的極致平衡——Intel NUC 9 Pro Kit

Intel NUC 9 Pro Kit 實現了將桌上型顯示卡安裝於 NUC 系統之野望,也令 NUC 於繪圖效能具備了飛躍性之成長

次世代之先進儲存裝置——Intel Optane™ SSD 905P

SSD 在佇列 QD1-4 之間之 4K 隨機存取效能,實為影響系統效能的最重要因素。而基於 3D XPoint™ 技術的 Intel Optane™ SSD 其專長亦恰如其分,在 4K 隨機存取擁有絕對性之優勢

5GHz時代來臨——締造極致遊戲體驗之Core™ i9-9900KS

Core™ i9-9900KS 基於提供消費者極致之遊戲體驗,採用了全核睿頻 5.0GHz 之技術。此舉亦揭開了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進入 5GHz 時代之序曲

Razer 毒蝰出沒,更快更輕更致命——Razer Viper

Razer 針對輕量化市場,於最近推出了完全符合輕量標準的電競滑鼠——Viper。不同於過去推出的 Deathadder、Lancehead 和 Mamba,Viper 其本身更強調純粹的競技元素。此外,Viper 同樣搭載了 Razer 新一代 5G 感應器,以及調教過的 Pixart PMW 3390 光學感應器。而更重要的是:其重量僅有69克

黑魅無限,飆風再起——WD BLACK™ SN750 NVMe™ SSD

隨著 M.2 插槽的普及,再加上高速輕量等特點,消費者逐漸趨於選擇 M.2 SSD 作為系統之主要儲存裝置。WD® 做為儲存界之領導品牌,其所推出之黑標 HDD 及 SSD 憑藉著優異的性能與實惠的價格,一直以來廣受市場消費者之好評與信賴

多方位高容量硬碟之選擇——Seagate 那嘶狼 IronWolf 14TB NAS 硬碟機

隨著儲存技術日新月異之進步,對於高容量儲存需求之渴望亦日趨炎上。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 LLC,以下簡稱 Seagate)憑藉著其硬碟技術之領導地位,並基於現下網路附加儲存設備(NAS)需求增長之趨勢,特推出了容量高達 14TB 之 NAS 硬碟機——那嘶狼 IronWolf 14TB

臻峰造極、再創極致——Core™ i9-9900K 性能初探

第九代 Core™ 處理器做為半導體巨擘 intel 對於桌上型 CPU 市場之閃擊先鋒,的確於 DIY 消費族群中激起了不可小覷之漣漪。而這其中,第九代 Core™ 之旗艦產品——i9-9900K,更是為消費級中央處理器市場拓展出了前所未及之疆域

閃擊之先鋒——Intel 第九代 Core™ 處理器效能初探

第九代 Core™ 處理器一反往常,採用了釺焊技術做為散熱解決方案。於市場預期中,使用釺焊散熱之第九代 Core™ 處理器當可有效降低 CPU 之熱累積效應,進而能保有更低之一般運行溫度,以及更佳之超頻潛力

QLC 強勢來襲——兼具性能及價格優勢之 Intel SSD 660p

無論對於電腦 3C 消費市場,抑或眾 DIY 消費者而言,2018 年可謂之為 SSD 元年。在各大 NAND 生產陣營擺脫了由 2D 至 3D 製程轉換所帶來的產能瓶頸之後,3D NAND 開始大量供貨。於此間,Intel 又再度憑藉其於 NAND 製程與技術之優勢,領先各大陣營而推出了第一款採用 QLC NAND 之消費級 SSD 產品系列——Intel SSD 660p。

質感與速度的逆襲──Seagate Fast SSD 行動固態硬碟

Seagate 自傳統硬碟製造品牌奠基,憑藉著本身對於傳統硬碟的堅持,加諸於子品牌 LaCie 之工藝技術,將其內化之後而誕生出新一代之可攜式個人儲存裝置──Seagate® Fast SSD

最強 NUC 再現——Intel Hades Canyon NUC 蟬聯準系統界之尊爵地位

Skull Canyon 系列曾為 NUC 界之王者,其優異之效能與極致之空間特性也令 Skull Canyon 建構出令人驚豔之市場歡迎度。時至今日,Intel 終於推出了其第八代 Core™ 處理器之旗艦 NUC 系列——Hades Canyon 系列

三位一體的海盜先鋒軍——Corsair Dark Core RGB SE

電競運動已然成為一個新世代的指標性活動,信仰已不只是精神上,更圍繞著我們生活中的電子產品身上。而要發揚、綴飾這世界性的電競活動,不可或缺的正是握於你手存放你心的CORSAIR海盜船,電競信仰之中

第八代晶片組全面到位——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 主機板實力評測

第八代 Core™ 處理器(開發代號 Coffee Lake)甫上市便造成了 DIY 市場之全面性影響。而彼時其所搭配之晶片組僅由 Z370 做為開路先鋒,另外定位於進階級與入門級之 H370/B360/H310 晶片組則暫付闕如。此舉也引發了眾 DIYer 之漫長等候

穩定性與效能兼具,電競玩家之新利器——Ballistix TACTICAL Tracer RGB DDR4 電競模組

DRAM 製造商於歷經一連串合縱連橫之鏖戰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寡占態勢。於此其中,雄踞一方之霸主——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 Inc.) 除了提供市場上一系列電腦及伺服器之 OEM 模組外,亦以 Ballistix® 之銘牌推出電競專屬之高品質模組

世代交替、效能更盛——PLEXTOR M9Pe 新旗艦啟航

於消費性 SSD 市場中,PLEXTOR(浦科特)一向為此間之高性能、高穩定性之代表品牌,亦於在地消費族群中享有盛名。而面對 NAND 邁向 3D 製程之風起雲湧中,PLEXTOR 亦躬逢其盛,憑藉其雄厚之設計製造基礎,將旗下之 SSD 產品線全面拓展至 3D NAND 之領域。於此其中,繼承 M8Pe 系列之旗艦代表作——M9Pe 系列,亦於日前隆重出陣

備份、防震、加密三位一體——LaCie Rugged SECURE 2TB 開箱實測

LaCie Rugged SECURE 系列則為兼具高效性能、強化防震以及安全加密三者於一身之全面性專業解決方案。耑此,我們特取得了 Lacie Rugged SECURE 2TB 外接硬碟,讓消費者對於 Lacie 專業級可攜式儲存媒體能獲得更進一步之資訊。

充分滿足巨量儲存與便利備份之渴望——Seagate Backup Plus Hub 10TB 外接式硬碟

若以資料備份之實際使用面向分析之,可攜化儲存裝置以及雲端空間可謂其兩大主流發展方向。有鑑於此,希捷科技推出了結合高容量可攜性及雲端空間解決方案之 Backup Plus 系列產品。而具備 USB 3.0 集線器功能之加強版——Seagate Backup Plus Hub,更為其中之佼佼者。

次世代 3D NAND 主役參上——Intel SSD 760p 固態硬碟整體評測

伴隨著 3D 製程之精進,半導體巨擘 Intel 挾其於電子儲存元件上固有之技術優勢,順勢推出一系列應用第二代 64 層 3D NAND 之新世代固態硬碟。於身負前鋒任務之 SSD 545s 系列先行取得戰略優勢之後,Intel 針對消費市場投入了其 3D NAND 主力部隊——SSD 760p 系列。

超越 PCIe 等級之 4K 效能,大檔寫入仍擁有極佳之傳輸速率——Intel SSD 545s 系列跳脫了傳統 TLC 之桎梏

於第一世代 3D NAND 快閃記憶體面世尚未滿一年之際,Intel 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推出其採用 64 層第二代 3D NAND 之最新銳消費級固態硬碟——Intel SSD 545s 系列

有備而來、洞燭機先——ADATA XPG EMIX H30 電競耳機 + SOLOX F30 多媒體耳機架

XPG (Xtreme Performance Gear) 秉持威剛科技 (ADATA Technology) 於電競領域追求極致體驗之使命,而於近日推出初陣之重量級音效產品——XPG EMIX H30 電競耳機 + SOLOX F30 多媒體耳機架。

三位一體、炫光上市——ADATA XPG SPECTRIX D40 DDR4 RGB 炫光記憶體

伴隨著電競市場之風起雲湧,各 3C 廠商於電競產品之工業設計也愈益特化。而於其中,因光影變化之視覺效果而拌生之療癒效應,致使各類發光模組愈益獲得市場之重視與聚焦。

GTX 1070 Ti 令失落環節不再——ASUS ROG-STRIX-GTX1070TI-A8G-GAMING 電競顯示卡評測

於繪圖晶片市場競逐白熱化之當前,位居龍頭地位之 NVIDIA(輝達)因應產品戰線之完整性,於 Pascal 架構 GP104 核心家族推出了新成員——GeForce® GTX 1070 Ti(核心代號 GP104-300-A1)。

5GHz 猶有可為——第八代 Core™ 旗艦 i7-8700K 超頻實測

第八代 Core™ 處理器(開發代號 Coffee Lake)可謂為半導體巨擘 Intel 其認真系列之回應,而其確令市場之消費大眾為之鼓譟。而其中,身為 Coffee Lake 家族之旗艦產品——Core™ i7-8700K,亦於短時間成為市場之矚目焦點

巨人之逆襲——Coffee Lake 加速了中央處理器世代交替之腳步

2017年為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市場風起雲湧的一年。由年初 Intel 發表了其第七代 Core™ 處理器作為序幕,之後於第一季接近尾聲之時節,不容小覷之競品橫空出世,為市場投下了一枚震撼彈。這也致使半導體巨擘 Intel 調整了其 CPU 之研發與世代交替的步調。

價格與壽命優勢兼具之 3D TLC NAND 代表作——ADATA XPG SX7000 NVMe SSD

威剛科技 (ADATA Technology) 於推出其 3D NAND SSD 之旗艦 XPG SX8000 系列之後,因應市場涵蓋面之擴張策略,伴隨著 SX8000 所掀起之 3D 熱潮,順勢釋出其面對中高階市場之強力中鋒——XPG SX7000 系列

原汁原味,色藝雙全——KLEVV CRAS II 3000 超頻記憶體評測

綜觀全球 DRAM 製造產業之興衰更迭,時至今日,已成三分天下之局面。於此間,SK 海力士半導體公司已成為 DRAM 業界一方之霸

3D MLC 強勢上陣——ADATA XPG SX8000 NVMe SSD

威剛科技(ADATA Technology)因應 3D 製程之興起,將其 SSD 主流產品線以 3D NAND 新系列繼而代之。而其中之效能旗艦——XPG SX8000 系列,率先使用了 MLC 模式之 3D NAND 顆粒,而得以於 3D 製程所致生之高耐受性基礎上,又兼具 MLC 模式之高性能表現。

全員到齊、全面出擊——AMD Ryzen 3 中央處理器全系列實測

伴隨著基於 Zen 微架構之 Ryzen™ 7、Ryzen™ 5 處理器大舉進攻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市場之效應,針對入門級市場定位之 Zen 處理器亦引發不少話題與期待。時至今日,令眾 DIY 愛好者引頸長望之最後拼圖——Ryzen™ 3 終於在 Zen 微架構面世 147 日之後展現其真身。

設計專屬、色彩重現——Benq PD3200U 4K 專業螢幕

Benq 針對 32 吋顯示器市場推出了 PD3200Q/PD3200U 之新機種,前者考量使用者點距習性而有 2K 之解析度,後者則著眼於專業設計需求,而配備了 4K 解析度之 IPS 面板。十分具有競爭力之定價策略亦揭示了 Benq 對於 32 吋專業顯示器市場之企圖心。

Zen 戰線擴展至中階市場——AMD Ryzen 5 1600 中央處理器測試

基於 Zen 微架構之 Ryzen™ 處理器之問世,為長期承平之 CPU 市場擲下一枚震撼彈,也重新開展了業界之競爭態勢。以前鋒之姿現身之 Ryzen™ 7 處理器推出月餘後,美商超微(以下簡稱 AMD)乘勢接續開展了第二波攻勢——Ryzen™ 5。

石破天驚,次世代記憶體技術將 HDD 化為 SSD──Intel Optane Memory 效能初探

當 SSD 製程由 2D NAND 轉移至 3D NAND 之革命號角方才響起之當下,Intel® 與美光出乎意料地,於電子儲存媒體市場上投下一枚震撼彈——3D XPoint™。Intel® 與美光跳脫了 NAND 之舊有基礎而另闢蹊徑,採用新的材料與結構,從而開展出一場革命性躍進之新局。

黑標再現——WD BLACK™ PCIe SSD

在電腦 3C 消費大眾之引頸長盼之下,WD Black™ PCIe SSD 終於於日前面世。於此特取得 Black™ PCIe SSD 全系列各容量之一手新品,針對其進行各項基本測試,並將其結果與消費者共饗之。

鈦銀巨獸問鼎天下——MSI 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主機板 + Ryzen 1800X 實力探究

MSI 微星科技目前已為電競市場中之翹楚,其因應 Ryzen™ 處理器之襲來,於第一時間推出了鈦銀旗艦——MSI 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主機板。

戰雲密布,旗艦出航——ASUS ROG CROSSHAIR VI HERO 主機板 AM4 平台雙顯卡實力探究

日前 AMD 推出基於 Zen 架構之 Ryzen™ 處理器,令長期沉寂之玩家陣營間話題再起,亦為消費級 CPU 市場敲起戰鼓。值此戰雲密布之際,我們特別取得了華碩 AM4 平台之旗艦產品——ROG CROSSHAIR VI HERO......

Zen 架構為市場投下震撼彈——ASUS PRIME X370-PRO 主機板 + AMD Ryzen 7 1700 中央處理器測試

AMD 公布了其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最新力作——Ryzen™,我們於第一時間取得了相關產品,在此與各位讀者共饗之。

AKiTio Node 跨越了微型系統擴充之籓籬

我們特別由艾客優品(AKiTiO)取得其最新產品:AKiTiO Node,此一特別設計之 PCIe 外接盒藉由 Thunderbolt™ 3 界面與 NUC 或筆記型電腦相連,從而令其擁有將外接 PCIe 裝置轉換為原生系統裝置之能力。

主角光環卡夢現身——MSI Z270 GAMING PRO CARBON 主機板 5GHz 實測

第七代 Core™ 家族憑藉著世代累積之優勢,而承繼了市場之主流。於此各主機板廠商亦盡其所能,致力於 Z270 晶片組其整體效能及應用層面之提升,進而推出較前一世代更具性能價格比之產品。

空冷5GHz超頻達成——ASUS ROG MAXIMUS IX HERO 主機板 + Intel® Core™ i7-7700K 中央處理器超頻測試

半導體巨擘 Intel 之第七代 Core™ 處理器甫上市便成為 DIY 市場之主流話題。而其中最為眾 DIYer 熱烈討論之主題,係第七代旗艦產品 i7-7700K 可於非水冷環境中超頻運行至 5GHz。

Kaby Lake 初試啼聲——ASUS ROG STRIX H270F GAMING 主機板 + Intel® Core™ i5-7600K 中央處理器完全剖析

我們於第一時間取得了 ASUS ROG STRIX H270F GAMING 主機板以及 Intel® Core™ i5-7600K 中央處理器進行測試,將介紹最新版本之 IRST 硬碟陣列設定方式以及其 RAID 性能表現,並比較 CPU 內建之第九代顯示晶片與前代相較之效能差異。

Western Digital 數位化儲存媒體先鋒——WD GREEN™ PC SSD及WD BLUE™ PC SSD

資料儲存媒介由機械式演進至電子式之趨勢刻正方興未艾。硬碟巨擘 Western Digital(後簡稱WD)為因應此一趨勢,於今年中完成了對於電子儲存大廠 SanDisk 之併購。在完成併購之後,WD 隨即加快腳步,推出了自有品牌色標系列之 SSD 產品。

4GB GDDR5記憶體配置,Gigabyte GTX 1050Ti G1 Gaming測試

Pascal 架構一路從最高階的 Titan X、GeForce® GTX 1080、GeForce® GTX 1070 與 GeForce® GTX 1060,現在 GeForce® GTX 1050 Ti 4GB 與 GeForce® GTX 1050 2GB 讓整個產品線更為完整。

Intel消費性市場3D NAND第一彈——Intel SSD 600p

當密度的提升遭遇瓶頸之時,藉由不同的觀點,可以跳脫原有的限制而創造出新的發展空間。3D 堆疊即是一個新的製作思維:如果一個都市的建地有限,當平房蓋滿時,樓房將取代平房,而取得更多的居住空間。

小尺寸,高效能的微星 Aegis 電競桌機【系統篇】

MSI微星科技在迷你電競主機的領域已持續推出了一系列之產品。從以往Night Blade各系列的發展經驗與市場反應,再結合現有之技術基礎,於今年鍊成新一代傳人——Aegis(神盾)系列。

小尺寸,高效能的微星 Aegis 電競桌機【測試篇】

系統啟動之後可見Aegis電競桌機沿用了微星目前於各桌機、主板普遍採用之Click BIOS,目前最新版本為5.0。MSI Click BIOS為UEFI(整合可延伸韌體介面)架構,結合視窗介面讓使用者可以簡單快速地對於系統硬體以及運作環境進行檢視與設定。

小尺寸,高效能的微星 Aegis 電競桌機【VR篇】

此次的特別企劃我們取得了一組HTC Vive市售版,來配合 Aegis 電競桌機進行體驗。

進階評測

戰隊現身,超頻小試——Ballistix SPORT DDR4 SODIMM 16GB KIT 評測

記憶體顆粒一方之霸——美光科技(Micron),除以製造各項電腦記憶元件集其大宗,亦進一步生產記憶體模組整合市場通路。美光除了提供市場上一系列之個人電腦通用模組外,亦以 Ballistix® 之銘牌推出電競專屬之高品質模組,並於業界享有盛名。

最強 Intel NUC——Skull Canyon NUC6i7KYK + SSD 600p 1TB*2 硬碟陣列

在此我們取得了 Intel NUC 第六代之旗艦級產品:Skull Canyon NUC6i7KYK,再將其配合 Intel SSD 600p 1024GB 兩組,利用 IRST(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專門技術組成 RAID 0,來進行性能測試。

Intel SSD 600p 全員到齊——1TB 深入評測

半導體業界之巨人 Intel 自今(2016)年第三季於消費性市場上推出了 3D NAND 製程首發之革命性產品——SSD 600p。後僅經歷約一季之時間,憑藉著 3D 製程其容量優勢以及 PCIe/NVMe 之高傳輸性能表現,SSD 600p 已成為市場上之主流指標性商品。

M.2 SSD 選購指南——SATA、PCIe/NVMe 掌握要訣

針對於 M.2 SSD 其之規格型式(至少有兩種主流介面協定,以及與其相關的兩種不同插槽類型,而其中一種插槽尚有三種不同之相容性),往往卻成為令消費者困擾不已之難題......

沒有絕對,NVIDIA GeForce® GTX 750 Ti、GTX 960 與 GTX 1050Ti 實測

而這次,則是找了 GeForce® GTX 750 Ti、GeForce® GTX 960 與 GeForce® GTX 1050 Ti 進行比較,透過多項數據,讓各位在選購上有一個參考。

優惠活動

精選網購刷永豐,最高送3,000元

自2019/05/01至2019/05/31止,凡於 AUTOBUY 刷永豐信用卡,消費滿額並完成登錄,可獲得刷卡金回饋

【活動教學】購買 微星 RX470系列顯示卡可獲得《刺客任務6》遊戲序號

自2016/11/22至2017/02/22止,凡於AUTOBUY網站或門市購買 微星 AMD Radeon™ RX 470系列顯示卡,將可獲贈射擊遊戲——《刺客任務6》序號乙組(市價約新台幣1950元)。數量有限,送完活動將提前截止。

【活動教學】購買 微星 RX480系列顯示卡可獲得《文明帝國VI》遊戲序號

自2016/11/22至2017/02/22止,凡於AUTOBUY網站或門市購買 微星 AMD Radeon™ RX 470系列顯示卡,將可獲贈射擊遊戲——《刺客任務6》序號乙組(市價約新台幣1950元)。數量有限,送完活動將提前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