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UY購物中心

Razer 毒蝰出沒,更快更輕更致命——Razer Viper

電競滑鼠市場近年來吹起了「輕量化」的風潮,眾多周邊品牌針對射擊類遊戲玩家,開發出了能減輕手腕負擔的低克數滑鼠。而輕量化的標準由最早的 100 克先降到 90 克,再從 90 克優化至 80 克之層級,至今各家品牌已經將輕量化目標指向 80 克以下。或說為減輕重量,僅需移除不必要之零件即可達成,但是真正的高階滑鼠其本身設計已經趨於完整精簡,幾無多餘料件可供捨棄。並且,輕量化並不代表允許偷工減料,而必須將原本總合重量 100 至 150 克的光學感應器、按鍵微動開關、按鍵滾輪、滑鼠外殼等全部壓縮於目標的重量範圍之內。此一課題著實挑戰著各家品牌之研發能力。

雷蛇公司(以下簡稱 Razer)針對輕量化市場,於最近推出了完全符合輕量標準的電競滑鼠——毒蝰(以下以 Viper 稱之)。Viper 不同於過去推出的 Deathadder、Lancehead 和 Mamba,其本身更強調純粹的競技元素。此外,Viper 同樣搭載了 Razer 新一代 5G 感應器,以及調教過的 Pixart PMW 3390 光學感應器。而更重要的是:其重量僅有69克。Viper 同時還使用了SpeedFlex鼠線,移動的速度更快,拖曳的桌面摩擦更少;再加上新款的光學微動開關,來取代傳統的機械微動開關。上述的硬體規格,可看出 Razer 其對於輕量市場之野心不僅只是紙上談兵,而投入了精銳資源力拼鏖戰已久之競爭對手,並以實力壓制其他新秀。

硬體規格

  • Razer 5G 高階光學感應器,靈敏度 16,000 DPI
  • 每秒最多 450 英吋 (IPS) / 50G 加速度
  • 1000Hz 超快回報率
  • Razer™ 光學滑鼠按鍵軸可承受 7,000 萬次點擊使用壽命
  • Razer™ Speedflex 鼠線
  • 遊戲級觸覺回饋滾輪
  • 69 公克的輕量雙手通用設計
  • Razer Chroma™ 燈光效果,支援 1,680 萬種可自訂色彩選項
  • 八顆可獨立編程 Hyperesponse 按鍵
  • 內建 DPI 儲存空間(最多 5 個 DPI 分段)
  • 支援 Razer Synapse 3
  • 約略尺寸:126.73 mm(長)X 66.2 mm(寬)X 37.81 mm(高)
  • 約略重量(不含鼠線):69 公克
  • 鼠線長度:2.1 公尺

開箱內裝照片

Rzaer Viper 之外包裝設計依舊是黑綠配色,其右上角之 LOGO 為 Razer 經典之三蛇標誌。Viper 此次在燈效上設計較為精簡,但仍具備 Razer Chroma™ 之支援能力。

內附一本說明書兼感謝函,話說如今電競周邊十分流行附上 CEO 親筆感謝函,針對消費者之慧眼獨具致上謝意。右方則是此次之主角——Razer Viper。本文接下來將會進行一系列之細部之分析比較。

Viper 外型採流線型設計,左右對稱,外殼磨砂材質略顯低調,觸摸則稍有塑面之粗糙感。相較於前幾代之同系產品似乎少了點貴氣,但為了降低重量,犧牲亦在所難免。兩側修邊貼合手弧度,微微向內靠攏,又不至於過於內凹。此處考量玩家對於一般倒梯形設計,於拉抬滑鼠之過程中容易鬆脫之不良體驗,而具有細緻的改進。

正面大大的 V 字凹槽,於視覺上如毒蛇般狠盯獵物,為此系列獨特之外型設計。左右側裙採用舒適之橡膠材質,並帶有增加摩擦力的菱格紋線條。拇指放置之處經過特殊設計,而不易誤觸側鍵。整體握感札實不咬手,依舊符合 Razer 之堅持。初次操作 Viper 並無適應上之困難,幾乎是一拍即合。

滾輪上為了增加摩擦而增加了顆粒設計,滾動的回饋感十分清晰、段落感分明。左右鍵與 Deathadder 相同具有手指置放凹槽,由此可看出 Razer 仍堅持其設計原則,此外亦有迎合 Deathadder 死忠粉絲之意味存在。或許也可視為 Viper 繼承了前代旗艦滑鼠特色之宣示。

左右各兩個側鍵,預設為上一頁與下一頁。裙橡膠材質摸起來舒服不黏手,實際使用的體驗確實可增進抓握之摩擦力。比較特別的是由於 Viper 高度較矮,且上蓋沒有特殊塗料,如此於激烈之操作中將有容易失去掌控之疑慮。為此 Razer 多增加了延伸至上的刀鋒狀橡膠,令使用者於操作時其掌心邊緣會接觸到此區,而得以有效減少掌握使用時之不適感。

底部鼠貼分為上下兩個區塊,下方為 DPI 切換鍵以及 DPI 切換提示燈。以往 Razer 慣於將 DPI 切換鍵設置於滑鼠上蓋,而 Viper 一改常態採用了不同之配置。這部分應是考量到以往有多數玩家提出 DPI 切換鍵容易誤觸之困擾,而進行了改動。雖然只是小小的改動,卻可以看到 Razer 的用心。

對於滑鼠之線材,可能讀者會自忖是否有其必要鑽研之處呢?其功能不就僅是連接電腦與滑鼠嗎?其實並不盡然。專業改裝玩家為了提高操作的靈敏度,將滑鼠之線材更換為某種耐用防刮的傘繩線已行之有年,因為這種線材軟,且不易打結。傘繩線後來被國外周邊廠商 Finalmouse 於自家滑鼠產品上所採用且頗受好評。自此,鼠線浮出檯面,且成為值得鑽研之議題。而 Razer 為此也特地開發了 SpeedFlex 輕量化鼠線,其重量輕、摩擦力小,設計結構亦類似上述的傘繩線。當我們觀察同為 Razer 門下未採用 SpeedFlex 之 Deathadder Elite 之使用經驗,可以看出鼠線因為長時間的擺放,已經變成桌緣的形狀了。雖說 SpeedFlex 鼠線也會受到長時間擠壓而定型,但是整體操作的順暢度依然十分優秀。

Razer 在微動開關上也是下足了工夫:一般的機械式微動開關,其內部觸發金屬片會因為震盪產生鋸齒狀的延遲。在此情況下電子訊號的細微反應如果沒有透過經過軟體處理,容易發生誤觸。Razer Viper 此次使用的光學微動開關則如同電子快門一般,可立即反應按壓訊息給電腦主機。原廠聲明此款新型光學微動開關相較於傳統的機械式開關,其反應速度提升至 3 倍。更進一步地,由於少了機械式微動的消耗,光學微動開關之耐用度更高達 7000 萬次的按壓。由此可見 Razer 對於以往產品易生連擊困擾之反應,進行了真心且正面之回應。而此一新款之微動開關於未來,將可期待搭配給予更多滑鼠產品所採用。

下圖標示重量不包含線材。一般而言,模組化程度越高重量越重。照片雖無法清楚呈現外殼上的差異,但以實際使用 Viper 之體驗而論,其外殼相較於同門產品,的確是稍微散發粗糙暗沉之氣息。

Viper 是 Razer 嶄新的系列型號,不僅外型設計重新打造,內裝亦使用全新的技術。此外,其客群路線也進行了重新定位:以往之旗艦款其重量皆超過 100 克,而 Viper 作為新款旗艦,不僅跨越 100 克之門檻,其特徵表現更是直奔 hardcore 小眾超輕量鼠之範疇。相信 Razer 老玩家將會為此感到驚訝又錯愕,畢竟向來獨樹一格的 Razer,竟一反常態地推出了簡約的輕量鼠。然而我們可以在一些小細節仍可見到 Razer 的叛逆,例如:外殼全覆蓋,不採用鏤空設計(洞洞鼠)。此外 Viper 之外型即便走簡約風,但還是可以看到過往沿用的設計。當 Viper 與以往之同門產品放在一起時,我們仍舊可感受到其系出同源之氛圍。

Razer Viper 之高度僅有38mm,跟 Lancehead TE 高度較為接近。而與超過 40mm 的 DA Elite、Basilisk、Naga Trinity 相比,使用者掌心較不易貼在鼠背上。而近看我們可注意到 Viper 的制高點略偏後方,屬於適合抓握的矮背滑鼠。以此,Viper 主要針對的客群是喜愛對稱鼠的抓握型 FPS 玩家。

Razer Viper 的側鍵按壓起來平滑穩定,且依然採用機械式微動。作為電競滑鼠,任何會干擾操作的設計都要盡可能避免。相較於同為 Razer 對稱鼠的 Lancehead TE,Viper 之按鍵與側裙的設計就顯得高明許多——平板細長的側鍵,沒有花俏的側裙橡膠。當然,滑鼠使用體驗根據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而側鍵能有多少的發揮,仍舊取決於個人之使用習慣。

從文始至此之圖片資訊,我們皆尚未看到 Razer 之經典標誌,這是由於 Viper 將廠徽採用了低調的隱藏燈效設計,而只有在通電時方會顯現。Viper 之隱藏燈效 logo 搭配 Razer Chroma™ 專屬程式,可以調配出各色 RGB 燈效,以及不同的燈效模式。隱藏式的 logo 增加了 Viper 系列的辨識度,若於一排 Razer 滑鼠中,在未通電條件下唯一沒有出現 logo 的,在目前必為 Viper 無疑。

經過幾天的長時間使用,幾乎在遊戲方面無往不利,雖說矮背滑鼠偏向於 FPS 遊戲類型,手握 Viper 面對於 MOBA 類遊戲快速走 A 也能得心應手。筆者習慣抓握滑鼠,上蓋提供無干擾的乾淨表面,就算沒有特殊的塗料一樣是可以緊抓在手,第一次使用幾乎沒有適應時間,宛如一見如故立刻產生默契。另外,較特別的是 FPS 的壓槍或是 MOBA 向後拉,不知道是否筆者已慣用小滑鼠,Viper 的尾端頻頻碰到手掌下方,這點可以斟酌是否適合自己。

接下來就是 Viper 的產品近照:

軟體應用

Razer 身為早期開發軟體驅動的周邊廠商,在經過長時間的磨練之後,軟體漸漸趨於完整。Razer 官網所提供的軟體選項眾多,但是最不可或缺的軟體應為 Synapse。本次操作使用之 Synapse 3,其介面較前代變得更美觀直覺,且巨集設定也更為豐富。

我們可以由 Razer 官網下載最新版本之 Synapse 3(雷雲3),即便是官網上標示 BETA 之版本,其幾乎完整,而無需過度在意。

Synapse 3 安裝完之後,將會自動偵測裝置,下圖已偵測到 Viper,而後會自動對使用者詳細介紹 Viper 之各項功能。

下一步我們可以選擇欲安裝之套件模組,如果想完整體驗 Synapse 之各項功能,建議安裝數部套件。此外,有關 HUE 功能則需要搭配 Philips Hue 等相關設備。

Chroma Connect 功能可將 Razer 商品與第三方 RGB 裝置的燈效進行連動。針對不同之第三方裝置,其燈效可能多少有點差異,這一部分可由產品說明書之資訊進行確認。

Viper 於 Synapse 3 之 DPI 靈敏度設定最多分 5 段,底部之 DPI 提示燈可供辨識目前所設定的 DPI 靈敏度。

透過 Synapse 3 滑鼠自訂介面可以設定 Viper 的每個按鍵。左側為可設定之按鍵選項,其中包含了鍵盤按鍵功能、升降靈敏度,以及預先設定的巨集。

Viper 僅能搭載一組 Profile,可透過 Synapse 記錄在雲端。巨集設定並非記錄在滑鼠本體,以此當按鍵設定為巨集時,系統將會在畫面中提醒「此映射需要 Synapse」。如此設計之緣由在於 Razer 既然以 E-Sport 著稱,其產品也就必須讓玩家、選手帶上場不會受到電競賽事規範限制。畢竟許多線下比賽中,滑鼠是不能搭載巨集上場的。

Chroma Visualizer 功能可使 Razer 各裝置之燈效隨音樂擺動,當使用者擁有眾多 Razer 裝置時,視覺效果將會十分壯觀。

透過 Synapse 可令 Viper 針對不同遊戲而有不同的按鍵設定。Synapse 對於部分遊戲已經有預設的快捷鍵,使用者亦可至 Razer Workshop 察看目前支援的遊戲。

結論

Viper 毫無疑問是 Razer 今年推出最棒的滑鼠之一,不同以往的電競設計語言產品,替許多的蛇粉打了一劑強心針。過去 Razer 被部分玩家戲稱為華而不實的燈廠,並被冠上對於市場的風雲變化總是毫無反應之責難。Razer Viper 正是對於眾多嘲諷無聲的厚實回擊。以消費者長年批評的微動開關為例,Viper 所搭載之光學微動正是為此而改善的。誠然 Razer 對於輕量化設計雖然起步較晚,但 Viper 之推出,宣示了 Razer 有充足的能量於此領域佔有一席之地。Viper 此次採用的別出心裁之線材,也是對於眾多玩家的驚喜。吾人可直言 Razer 一直以來都有聽到玩家的心聲,其所推出的產品也確實回應了玩家之需求。

全新且為電競而生的 Viper 對於 Razer 有愛的玩家都值得嘗試,其所蘊含之元素相信會十分貼近粉絲之期待。若是想嘗試體驗新產品的玩家,Razer Viper 依舊值得關注。其外型設計迎合大多數使用者的期待,相比於競品的鏤空設計,外型較為美觀且不用特別保養,手感方面掌握或抓握皆十分適切。若硬要瑜中求瑕,也只能說此一新產品之各項元素略為「保守」——將滑鼠所有「討厭」理由全部避開,低調的外型,合適的握感,直順的線材。或許因為 Razer 過去的產品總是有強烈的特色,反而令 Viper 顯得樸實無華。但整體而言,Razer 產品之使用體驗絕對不會令使用者感到枯燥。

目前 AUTOBUY 823彈藥庫有提供實品展示試握,各位玩家如有需求,可前往體驗。